【育兒好文分享】科學教養術;不讓小屁孩激怒你!

全世界超過二十億個小孩的爸媽都在問同一個問題:「為什麼我的小孩講不聽!」 

小時候叫他吃飯他說要喝飲料,一碗蒸蛋吃半小時,叫他洗澡一定要用吼的;
上學後,功課從來不主動寫完,叫他不要玩電動還是皮皮的繼續玩,
跟他說上課要專心,走出門就忘得一乾二淨;等到變成青少年,
問話沒在回,做家事叫不動,要求功課不要墊底還嗆我管太多。

這些叫不動的小屁孩行為,怎能怪爸媽愛生氣!
超級乖小孩都剛好沒生在我家。正常小孩的問題行為層出不窮,
只要是養過小孩的人肯定上演過,忍不住對小孩壞行為發怒大吼,
之後卻不斷自問「我是不是很糟的父母?」
上臉書
po文告解「孩子,我下次不會那麼大聲了」的矛盾橋段。
這種兩敗俱傷、心力交瘁的崩潰育兒惡性循環,何時能停止? 

孩子為何講不聽? 
5種卡關,讓孩子根本做不到,說起來小孩其實有點被冤枉,
大人不斷的從教養書上學「
N招說話術」、「避開錯誤句型」,
卻未曾去理解親子溝通之所以會失效,正是大人單向檢討自己應該怎麼說,
但未從孩子的出發點去思考,親子溝通可能的五大卡關:

聽不懂:
爸媽說的話超出孩子認知範圍。比方叫一個五歲小孩去「反省」,
他頭上會冒出很多問號,因為大腦中掌控反思能力的前額葉區尚未發展成熟,
根本不知道什麼是「反省」。或是要求小一的學生寫功課要有「紀律」,
他也只能當做耳邊風。
做不到:
當爸媽一次拋出太多訊息,孩子無法一次到位。
「要出門了啦,還在慢吞吞,電視趕快關掉、穿藍色那件外套、
襪子在床上……趕快,你只有十分鐘!」當時間緊迫時,
大人如機關槍般一口氣拋出五、六個訊息,但孩子的腦袋記不住,
有抓住的通常只有最後那一句!
答不出來
大人氣頭上說話,孩子不知怎麼回應。爸媽有時會有天外飛來的哲學家問句,
比如盛怒當下問小孩:「為什麼你不讓我當一個好媽媽?」
「你為什麼不當一個堂堂正正的好哥哥?」憑良心說,這類問題真的有答案嗎?
聽不進去:
反覆叨唸,孩子自然當成背景音樂。「這題你明明就會卻寫錯,
還說你有檢查,做事情跟你爸一樣,不仔細又嘴硬,以後……」
當一個重複、負向、情緒漸強的嘮叨碎唸不斷迴盪在耳邊,
會被當成一種背景噪音,小孩可與之自然共存,卻完全聽不進去,尤其是小男孩。
被誤會:
爸媽不給機會說明,孩子乾脆關閉溝通大門。「王小明,跟你說不要打架,
你今天在學校為什麼打架,沒收
ipad三天!」「爸!那是因為……」
「還狡辯!馬上沒收!」王小明沒機會把話說完,他是為被欺負的同學打抱不平,
他自己早就後悔了。但王小明沒說話餘地,已經被貼上壞小孩標籤。

因此,爸媽想要真正說對話,不能只顧發洩自己的情緒,
沒有注意到孩子當下是否準確接收到訊息,一定得轉個方向、
摒除本位思考,了解「顧客」需求,從分齡的發展理論、腦科學、
性別差異、心理學、父母效能學等科學根據,理解孩子的特質、
能力與局限,才能說出孩子「聽得懂、也做得到」的教養話語。
 

解決衝突第一步 

先自問「孩子為什麼做不到」
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周育如提醒,教養遇到難題,
父母應先自問「為什麼孩子做不到」,而非先問「該怎麼教」。
因為搞不懂「為什麼」,卻一直丟出「該怎麼教」的各種策略,
很可能下錯藥,完全無效,只會讓親子溝通愈來愈挫折。
 

綜整發展理論與專家採訪,若將孩子的年段切成「學前、學齡跟青少年」三個階段,
可歸納出該年段對應的發展任務:學前是「耐挫力」的練習;
學齡階段重點是「跟學習紀律相關的自我管理」;
邁入青少年最大的挑戰則是「自我認同與評價」。
 

而孩子分齡的行為和管教狀況題,主要來自於爸媽跟小孩,
對這三個不同階段的任務,有著「品質」跟「速度」的不同標準。
比如學前兒看到玩具就搶,還在捉摸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,
學習克服野蠻人的直覺,但爸媽已經跳到希望教導等待跟禮貌。
學齡兒還在培養學習時間感,試圖理解父母氣急敗壞的「只剩十分鐘」
到底是什麼狀況,爸媽卻在後面不斷催促、一次交辦五個任務。
青少年用自己的方式交朋友,爸媽卻老是緊張兮兮的嫌棄同一掛的朋友,
擔心孩子會「被帶壞」。

親職專家李顯文回想兩個女兒小學低年級時,
她們一家僑居馬來西亞,午後的雷雨降溫過快容易著涼,
因此一下雨,她會希望她們養成關掉冷氣的習慣。
 

有次雷雨下了一陣子,樓上冷氣還在轉,她努力克制想上樓罵人的衝動,
耐住性子站在門口等,然後心中倒數三、二、一,開門那刻,
「嗶!」她們剛好就把冷氣給關了!李顯文省了一頓發怒,
好好的讚美了女兒。她因而體悟,「大人容易急,但小孩再快也快不過父母,
沒有人喜歡做什麼都被盯、被碎唸,父母並不用那麼急著做些什麼,
只要願意等一下,孩子總是會做好的。」

解決衝突第二步 

孩子長大,爸媽也要懂得換身分
此外,爸媽除了從科學角度來理解孩子的狀態,也要跟著孩子長大、
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,才能找到親子互動的最佳舞步。
學前兒需要從往外探索中找到自我肯定,因此爸媽是示範好行為、
給予適切讚美的「教練」;學齡兒需要一些策略當鷹架,
不斷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跟內在動機,因此爸媽是協助者「顧問」的角色;
青少年追求自主跟自我了解,爸媽則是稍稍往後退的「盟友」角色,
在信任基礎下幫助孩子成長。
 

爸媽在盛怒之下說出的不恰當管教語句,
比不說還糟,因此,爸媽「戒吼」是開啟親子溝通誠意的第一扇大門。
心理學教授艾克曼(
Paul Ekman)在《心理學家的面相術》中提到,
當情緒壓過理智,大腦會經歷一段「情緒不反應期」,
這段期間大腦無法接受不符合當下情緒的資訊,如果不反應期只有短短的幾秒鐘,
則可迅速將注意力放在眼前問題做出反應;但若不反應期太久,
則會出現不適當的情緒化行為,讓人充滿偏見,
除非能覺察到自己的不反應期,才有機會重新找回理智。
 

說話術像丟接球,說了還要記得聆聽對方的回應。
黃偉俐診所心理師陳品皓提醒,「溝通」是指彼此「雙向」交換訊息的行為,
不是由爸媽「單向」告知、發出指令要求孩子聽話執行,
因此孩子的感受跟想法必須得到相當程度的平等重視,
「爸媽真要學溝通,就得先選擇自己的姿態,是高高在上、還是蹲下來目光跟孩子直視。」

有效溝通大關鍵 

記得跟孩子說好話要比壞話多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療中心主治醫師羅筠說,
很少有親子關係會因為某一句話的失誤而永遠打結,
若雙方互動不好,其實都是來自慢性、長期的侵蝕,
比如爸媽經常無意識的否定孩子。
 

「當家長來到我面前,說青春期孩子有多壞、多不聽話,
我都會反問他們:『為什麼一定要講贏小孩,早罵晚罵真的有差嗎?』」
她也會請家長練習「好話要比壞話多」的說話原則,
剛開始說可能覺得卡卡的,但說久了會變成習慣,
常聽好話的孩子會心懷感恩,因此要時常發現孩子小小的好,
例如注意到湯灑了、自己擦乾淨這麼小的細節。
 

有個媽媽在李顯文的父母效能班上課之後,
回去一改之前開口就指責暴走的風格,開始學著同理小孩的情緒、
用很多「以『我』為開頭」的句子,
小孩後來忍不住疑惑的問:「媽媽,你最近講話好奇怪,都不講重點耶!」
李顯文笑說,這位媽媽應該覺得很驕傲,
因為她正在用高度自覺在對抗說話的慣性。
 

對父母來說,直接下指令、要孩子別囉唆就照做,
比小心翼翼說每一句話、一次次給他們機會練習思考跟決定,
便宜容易太多太多了,要改變並不容易,但只要有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,
從今天起,做個「三思而後說」、溝通高效能的父母吧!

(本篇文章擷取自: 親子天下雜誌)

DSC_5930_DxO.jpg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